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来到西宁市海湖新区的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大屏上动态显示着全省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各类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及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变化情况。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青指尖划过监控屏,微笑道:“光伏板吸饱阳光时,电流如金色溪流淌入;风电场叶轮旋转时,绿电又化作无形清流奔涌而至,而这背后,高原蓝是天然散热器,绿电更是我们的核心动力源。”

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拥有发展清洁能源的“天选优势”:丰富的水能、充沛的光照、优质的风场、广袤的土地。目前,青海清洁能源占比已突破94%,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青海抢抓机遇,利用“绿电”的天然优势,下大力气谋划绿色算力产业布局。

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绿色算电协同发展试点的省份。国家支持青海省在清洁能源发展、绿算绿电优化配置、网络基础能力夯实、源网荷储协同、绿色算电场景应用方面先行先试,为青海全方位融入国家算力发展大局提供了政策支持。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高原资源能源禀赋,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谋篇布局,作出打造绿色算力产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先行推动绿色算电协同创新发展。
——150天创造“青海速度”:今年初,中国联通·阿里云全国产芯片万卡集群项目从签约到投运仅用150天,不仅保障了春晚全球直播,更刷新了行业建设纪录。
——破解世界级难题的“青海智慧”:柴达木绿色微电网算力中心示范项目的建设,为全球智算能源供给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当“星空之眼”遇见“绿算大脑”:在海拔4200米的赛什腾山——东半球最佳天文观测点,未来EB级的天文数据将通过绿色算力解码宇宙奥秘。
——绘制全球气候的“青海曲线”: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的“二氧化碳浓度曲线”,正在通过绿算分析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关键数据。

一年来,青海省与百度、阿里等7家全国互联网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的全清洁能源微电网算力中心启动,国内首个全国产芯片万卡绿算集群点亮。百度标注中心、金山智算中心、京东智算私有云、新华三图灵小镇等项目相继落地。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合闸运行,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投运,首个青海绿色算力科创飞地在北京设立,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三江源头,高原腹地,绿算赋能千行百业。从算力、模型到应用,从数据标注、呼叫客服到气象分析、城市治理、存储灾备,推动业态多元拓展。
海东市、海南州等地建立百度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解决就业400余人;西宁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双碳”大数据中心,汇聚全省90%以上能源产供储销数据,为能源革命提供了数字支撑;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典型应用场景加速孵化,涌现出“智能盐湖”,“智游青海”、高原“智慧农牧”等应用场景,印证了绿色协同充满“青海智慧”的发展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也展现出了绿色算电协同的广阔发展前景。
青海在全国率先发布5项绿色算力地方标准,先后出台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以及能源、科技、人才等领域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举措,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初步构建起集方案、措施、标准于一体的政策体系,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省算力规模突破1.5万PFLOPS,较2024年初增长30多倍。目前,4个万卡级算力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预计年内实现标准机架和算力规模“双翻番”。
当清洁电流与数据洪流在高原相遇,数字时代的“酥油茶”,越喝越甜美!?(贾丰丰 李思尧)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