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许伊雯 通讯员 邓玥
近日,由浙江省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以下简称:浙江新企联)联合主办,浙江新企联会长单位每日互动承办的“AI 场景落地 产业崛起 就在浙里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大会在杭州圆满举行,为这片数字经济沃土再添数智新动能。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近年来,作为数字经济先行地,浙江凭借扎实的产业根基与开放的创新生态,在 AI 领域持续突破,涌现出一批标杆企业与创新成果。此次大会旨在进一步搭建“政企研”交流合作平台,加速 AI 技术场景化落地,助力浙江在全球人工智能赛道领跑前行。

与会行业领军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 AI 在不同场景下的落地应用分享了前沿洞察与成功经验。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周国辉聚焦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从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意义、强化政策支持与生态构建、AI 赋能产业等方面展开论述,他提及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将推动相关领域发展。从战略意义看,人工智能与 5G 等正在重构产业的竞争力,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存在断层。浙江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理念创新,为 AI 场景落地奠定基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正在为全国提供可持续的路径。在基础设施方面,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降低中小企业 AI 应用的能力门槛,为 AI 应用提供坚实支持,让数据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动起来。他强调现在要抓的就是应用,“应用就是要很好地落地,不拘形式,多一点内容。”周会长表示,如今站在时代的浪潮之巅,浙商要共同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肩负重任与时代赋予的使命。

浙江省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薄拯抛出“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工程教育”的命题。他强调 “有场景、有应用才有生命力”,薄教授详解浙大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由高校与企业导师共担培养责任,突出学科交叉特色。在未来,需要进一步突出AI 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调数理基础、高阶性与工学交替模式,需要通过 AI 深度链接校企合作路径。

浙江新企联会长、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以《数据智能与人工智能产业实践》为题发表演讲,解析人工智能的五阶跃迁,详细介绍了每日互动在 可信数据空间与可控大模型领域的技术探索与实践成果,并畅想下半年人工智能将催生新可能。从数智营销领域帮助企业精准触达目标客户,到智慧交通场景下通过 “数智绿波” 优化城市交通信号灯配置,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每日互动在多领域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赋能潜力。而其推出的 “个知 AI” 产品系列,涵盖企业版和政务版,分别针对企业知识管理和政务公文写作等场景,通过大模型赋能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他表示,“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与大模型技术的深度结合将为各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

浙江新企联理事兼副秘书长、科大讯飞副总裁徐甲甲介绍,依托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讯飞星火大模型实现快速追赶,且实现了训练和推理的全国产化,持续引领国产平台发展。2023 年 4 月实现针对 gpt 框架的大模型整体训练提升,性能从 20% 跃升至 95% 以上。在工业领域,AI 监盘、工业视觉大模型解决小模型痛点,无人巡检实现故障分类,工业时序大模型与“AI4s”技术成突破方向。展望 人工智能未来,徐总表示,“预训练 + sft、强化学习 + 慢思考、多模态 + 具身智能”或将成科大讯飞今后的主流趋势。

正凯集团 CIO 范正月分享了企业级 AI 落地路径,包括模型私有化、NeoOmni 企业级AI平台、智能体等架构,开发“纺织专家”“PET”等小模型,推出质检盾、研知通等工具,以“一键转产”实现产业线在不同产品间的快速切换,以及 AI4s 辅助研发与企业现有研发管理平台闭环等内容。

每日互动 CAIO 董霖以《畅想未来AI 时代的写作》为题,回顾了写作工具从芦苇笔到 “Word+AI ”的发展历程,他指出,“AI 写作是知识和经验的再创作,在 AI 时代要用 AI 重塑写作的流程,AI 不是简单提效,更是重构流程。”针对政务写作 “时间紧任务重、语言风格难把握、写作强依赖人” 等痛点,以学习强国文章、地区文件、部门资料、个人知识等四维素材构建保障体系,他强调 AI 是“助手而非枪手”,通过交互式创作提升文稿质量,“好文章是教出来的。”在企业场景中,AI 已应用于会议纪要、公众号文章等领域,结合 DeepSeek 与多源数据实现知识深度挖掘,“AI让写作更有神”。

金蝶软件浙江公司总经理助理屈伟伟介绍,创始于 1993 年的金蝶,其“苍穹”平台作为新一代企业级 AI 平台,整合智能体、SaaS 产品与能力套件等服务,在海信 HR、物产中大云商运营中落地见效。他提出企业 AI 转型三阶段论,倡导金蝶与企业各擅所长,联合共创。

阿里巴巴钉钉高级专家巴雷则从办公与人才培养角度,分析技术周期迭代的规律:她认为,隔 10-15 年就有一次大的技术周期迭代,是基于数字化时代的叠加和升级。她认为 ,“数字化是 AI 的前序,AI 消费企业自主数据才够聪明。”提醒企业避开AI落地陷阱,建议按“个人提效-业务场景-战略创新”三步骤推进,巴雷在最后倡导,AI应 “往死里学,往活里用” 。

圆桌对话环节同样精彩,围绕“AI + 产业”的融合难点与突破路径,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和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就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 AI 产业生态、培养专业人才等关键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由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章丰主持,实在智能创始人、CEO孙林君,蓝卓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谭彰,e 签宝产品中心总经理李聪、云深处产品总监刘晨参与讨论。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政企研”深度对话,不仅加速了创新成果转化,更凝聚起各方力量,推动产业升级共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浙江必将持续擦亮“AI 场景创新高地”名片,在AI场景落地与产业发展的征程中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浙江方案”,让数智浪潮在之江大地激荡出更壮阔的发展图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