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手术,为62岁的董先生取出在胸腔内“滞留”长达57年之久的铁钉,彻底拆除了这颗威胁生命健康的“定时炸弹”。
手术堪比“在精密仪器中拆除锈蚀炸弹”
57年前,当时年仅5岁的董先生在姥爷的木匠铺玩耍时,不幸遭遇意外。随着一声尖锐的敲击声,一枚铁钉应声崩飞,径直刺入他的胸口。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家人只能选择保守观察,这枚铁钉从此留在他的胸腔内。随着岁月流逝,铁钉在体内不断锈蚀、移位,长期刺激周围组织,导致董先生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咯血等症状,感染和出血风险也与日俱增。
多年来,这枚胸腔内的铁钉始终是董先生的“心头之患”,他曾先后前往多家医院寻求治疗,均因多种原因而未能手术。最终,他来到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求助。面对这一复杂病情,胸外科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组织专家团队为董先生量身定制诊疗方案。借助先进的三维CT影像技术,专家们详细分析了铁钉在胸腔内的位置轨迹,精准研判其与胸壁、肺组织的粘连程度。这场手术难度极大,堪比“在精密仪器中拆除锈蚀炸弹”。铁钉紧邻右侧锁骨下血管、肋间血管等关键结构,周围组织因长期刺激已纤维化、瘢痕挛缩,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致命性大出血。胸外科刘大治副主任医师与麻醉科医生团队反复推演手术路径,对切口位置、器械选择和操作顺序等都进行了周密规划。
术后患者身体机能稳步恢复
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刘大治副主任医师带领手术团队,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多部门通力配合下,为患者实施手术。经过4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团队成功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完整取出了这枚困扰董先生57年、已严重锈蚀的铁钉。
术后,胸外科护理团队根据董先生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他们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将肺功能训练与快速康复理念融入日常护理,提供包括饮食指导、康复锻炼和心理疏导在内的全方位照顾。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董先生胸闷、气短等症状逐渐消失,身体机能稳步恢复。
该院相关负责人称,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健康保卫战,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专家团队的努力下圆满成功。手术不仅展现了医院在高危胸外科手术领域的精湛技术,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应对复杂疾病的强大实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
编辑:郭金凤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