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402.6万标准箱!上海洋山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时间:2025-07-01 16:17:00

2025年上半年,上海洋山深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02.6万标准箱(TEU),同比增长7.3%,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在上海港的占比达51.9%,成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的主要增长极。

洋山港海事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累计安全进出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4620艘次,同比增长4.6%,其中18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舶靠离704艘次,同比增长1%。内支线集装箱船舶靠离8803艘次,同比增长6.8%,实现了干线和支线船舶流量“双提升”,区域集疏运网络持续活跃。

2025年6月30日洋山港实景

在船舶流量维持高位运行的背后,港口通航能力和码头运营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一路同行”团队负责人刘剑平介绍,洋山港海事局聚焦“安全与效率”核心目标,依托上海市口岸十大创新成果“四双”(双向通航、双档靠泊、双套泊作业、双窗口离泊)服务举措,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优化安全保障措施,为深挖港口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创新举措方面,2025年上半年实施主航道“双向通航”342艘次、“双窗口离泊”206艘次、“双套泊作业”1564艘次,航道交通效率、船舶作业时间窗口有效提升,码头空置时间、船舶无效在泊时间大幅缩短。同时,洋山VTS优化锚地管理举措,实现锚泊船舶艘次有效扩容,尤其在能见度不良时提前安排船舶抛锚待泊,稳步推进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进出港。上半年洋山水域先后经历近15次大雾笼罩,但船舶进出和港口运行基本正常。

在内支线船舶方面,实施“双档靠泊作业”1081艘次,“双档靠泊”期间,同一码头岸线的泊位利用率提高100%,码头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实施大风精细化管控举措,协同上港集团和各码头调度,共同优化寒潮大风条件下内支线集装箱船舶调度顺序,优先组织船舶尺度较小、抗风能力相对较差的内支线集装箱船舶靠泊装卸,在大风影响之前能够作业结束离泊出港,其他船舶尺度相对较大的船舶可继续在港作业。2025年上半年,洋山港海事局依据《洋山支线气象专报》实施大风精细化管控24次,最大限度降低大风天气对港口正常生产的影响,保障了内支线运输的稳定畅通。

针对越来越多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希望可以挂靠洋山港的情况,下一步,洋山港海事局还将探索实施全潮水时段“三套泊”创新举措,持续推动洋山深水港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1402.6万标准箱!上海洋山港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栏目编辑:金志刚 题图来源:赵天宇 图片来源:赵天宇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