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千锤百炼养成“功夫熊猫”!宁波舟山港这位引航员一“露耕”耘超有料

时间:2025-05-02 09:5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云灵 通讯员 施天翼 张露耕

穿上制服、戴好引航帽、别上党徽……每一次引航任务前,张露耕都会精心规划引航计划,同时认真整理自身仪容,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每一艘引领船舶。

张露耕是宁波舟山港的一名引航员,2024年被授予“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近日,在宁波引航与东方航空联合开展的劳模青工座谈会上,作为全国十佳引航员、浙江省劳动模范的张露耕分享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

张露耕在引航 受访人供图

据张露耕介绍,引航员的培养接近严苛,截至目前,全国也仅有2500余名持证引航员,因为和“大熊猫”数量差不多,也被誉为“熊猫行业”。而像张露耕那样的“全国十佳引航员”更是少之又少。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引航员,靠的是高技术、高付出与高能力。“曾有专业媒体这么描述引航员,一个合格的引航员要有科学家的头脑、指挥家的决断、外交家的风度、运动员的体魄。”张露耕说。

的确,和世界大部分国家一样,中国引航员对所有外籍船舶进出港或在港内航行、移泊、靠离泊,进行登轮引航作业。要将一艘巨轮从外锚地引领进来,并安全靠泊,往往需数小时。引航员每天的工作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因素,如风向、潮流、雾气等通航环境,以及船舶设备状况等……每一个细小的疏忽或差错都可能引起难以估量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用专业的思维和镇定的指挥,为船舶安全进出港保驾护航。”

还记得2024年8月,十万吨级集装箱船“缺少成对以星上海(ZIM SHANGHAI)”轮在张露耕的精心引领下,顺利靠妥梅山港区10号泊位,这是该泊位获批临时对外启用后首次接靠国际航行船舶。

“以星上海”轮船长351米,抵港吃水11米。受泊位东北测浅滩水深影响,船舶旋回区域有限,靠泊操纵难度较大。要把这么大的船舶在许多限制条件下靠泊可不容易,且新投用泊位没有可复制的引航借鉴经验。张露耕提前部署、精心策划,根据水文和潮流特征制定了详尽周密的引航靠泊方案,在引航期间精心地控制住船舶的速度和方向。

随着第一根缆绳带上缆桩,“以星上海”轮在他的精准指挥下平稳靠上梅山港区10号泊位,为港口发展又书写了全新的篇章。

凭借着孜孜以求的钻研劲和极强的责任心,张露耕练就了过硬的引航技术,近年来,张露耕已安全引领各类中外船舶6000余艘次,进一步以实力护航港通天下。

张露耕在引航 受访人供图

“引航,引的是船,保的是安,服务同样创造价值。”张露耕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作为水上国门的职责与担当。

近年来,张露耕多次参与各类急难险重的引航任务,为保护地方能源、服务社会担当注入引航力量。

有一年春节,张露耕接到引领一条电煤船靠宁海国华电厂的引航任务。正值休假,由于渔船碍航,厂已经20多天没有靠船,再无法补充煤炭就要面临停机,许多企业也将因停电无法生产。当张露耕赶到现场后,发现航道上密密麻麻的渔船之间,仅有一条不到80米宽且呈连续S型的缝隙。

“这对我本人来说风险极高,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我该上。”张露耕回忆道,他从多个配合的舵工中挑选出操作最好、反应最快的进行精密协作,同时凭借自己对潮流和船舶偏转的精准判断,从“渔船阵”中连续“S”过弯,引领船舶安全顺利地穿过密集渔船区,成功靠上码头,为电厂解了“燃煤”之急,电厂因此致信专门表达感谢。

在张露耕的精心付出下,近年来,他成功完成大型无动力海缆铺设船“启帆9号”进甬江靠泊特殊引航任务,成功引领大型重载矿船“哈利”轮在极限吃水条件下通过虾峙门航道……累计引领大型LNG船舶进出港100多艘次、300米以上各类大型船舶超过1000艘次、近400米超大型集装箱船超400艘次,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了“硬核”风采。

一“露耕”耘,驶向蔚蓝,属于张露耕的奋进之行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