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姜穗沈砚傅斯年全文最新章节正版小说免费阅读

时间:2025-09-09 18:23:35

正在连载中的短篇言情文《夜航星,照归途》,故事中的代表人物有薛云、林若雪,是网络作者鲸d木倾力所打造的,文章无删减版本简述:少年如星十八岁的夏夜,蝉鸣把空气搅得发烫。姜穗抡起铁锹砸向厨房玻璃时,手腕的旧伤裂开,血珠……

——“所有被夺走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卷一

雪掩春庭榕城一月的雪,总带着股凛冽的锐劲儿。雪粒砸在窗棂上,像无数把小剪刀在裁剪冬夜,姜穗蜷缩在柴房的稻草堆里,数着房梁上结网的蜘蛛。六岁的手掌刚够到窗台,她偷偷扒开一条缝,看见隔壁沈家别墅的暖黄灯光漫过院墙,像融化的蜂蜜。“死丫头!偷藏馒头?”女人的骂声撞碎窗纸,藤条带着破风的呼啸抽在背上。姜穗被拽着头发拖进院子,单薄的睡衣瞬间被雪水浸透,伤口在冷意里灼烧成一片。她死死咬着嘴唇,尝到血腥味才没哭出声——六年来,她早学会了用疼痛压制眼泪。女人叉着腰喘气,鬓角的碎发结着冰碴:“要不是看你还有点用处,早把你扔后山喂狼了!”所谓的用处,是指姜穗能在清晨五点爬起来挑水,能在深夜借着月光搓洗全家人的衣裳,能在邻居问起时,怯生生地说“婶子对我很好”。柴房的木门被锁上时,姜穗摸到枕头下的布娃娃。那是她被“捡”来时唯一带着的东西,右眼的纽扣掉了,露出里面灰扑扑的棉絮。她从灶膛摸出半截磨钝的铅笔头,在废报纸的空白处写字,笔尖划破纸页:“我叫姜穗,今天6岁。我想活下去。”字迹歪歪扭扭,像寒风里瑟缩的幼苗。她把纸条塞进布娃娃肚子,又用稻草盖住——这是她和六岁的自己,唯一的秘密。同一时刻,沈宅的水晶灯折射出彩虹。穿定制西装的沈砚坐在蛋糕前,六根蜡烛的火苗在他眼底跳动。佣人笑着拍手:“小少爷许个愿吧!”他双手合十,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心里却冒出个大逆不道的念头:“如果我不是沈家的孩子就好了,就不用学那些讨厌的钢琴和书法了。”烛火突然晃了晃,仿佛在应和这个荒唐的愿望。姜穗不知道,二十公里外的私立医院档案室里,一份被篡改的出生记录正躺在积灰的抽屉里。当年那个收了姜家夫妇三万块的护士,在两个婴儿的手环上系错了红绳——本该是沈家千金的她,成了姜家的“赔钱货”;而姜家的亲骨肉,却成了众星捧月的沈小少爷。雪越下越密,把两个院子的界限糊成一片模糊。姜穗抱着布娃娃发抖,恍惚间觉得天上的星星都冻成了冰粒,可总有一颗特别亮,像被人用指腹反复擦亮过,固执地悬在柴房的屋顶。卷二

少年如星十八岁的夏夜,蝉鸣把空气搅得发烫。姜穗抡起铁锹砸向厨房玻璃时,手腕的旧伤裂开,血珠滴在碎玻璃上,像落在地上的星星。养父醉醺醺的笑还在身后:“小**,养你这么大,该报答我了……”她光着脚冲出门,沥青路烫得脚心发疼,却跑得比风还快。派出所的灯亮得刺眼,她攥着被血浸透的高考准考证,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却把准考证号背得一字不差:“015202366,我叫姜穗,参加今年高考。”值班民警看着她背上交错的新旧伤痕,倒吸一口凉气。第二天,#榕城一中贫困生遭家暴#的新闻霸占热搜。照片里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神却像淬了火的钢针,死死盯着镜头。沈家老太太正在看早间新闻,老花镜滑到鼻尖,她突然按住屏幕:“停!把这丫头的脸放大。”放大的照片里,女孩眉骨的弧度、嘴角的痣,甚至笑时右边更深的梨涡,都和早逝的儿媳如出一辙。老太太的手开始发抖,叫人立刻去查二十年前的医院记录。48小时后,DNA鉴定报告被红绸包着,摆在沈家祠堂的供桌上。“姜穗,血缘吻合度99.99%”的字样,烫得人眼睛发痛。认亲宴设在沈家老宅,红木圆桌旁坐满了沈氏宗亲。姜穗穿一条白连衣裙,是民政局的阿姨临时买的,裙摆有点短,露出脚踝上淡淡的疤痕。她跟着管家往里走,水晶灯的光落在她身上,像突然被扔进强光里的幼兽,浑身都透着紧绷。“这就是……找回来的丫头?”有人窃窃私语。“看着不太像沈家的人啊……”姜穗弯腰行礼,脊背挺得笔直,像株被暴雨打过却没折的芦苇。起身时,她的目光扫过人群,猝不及防撞进两道视线里。左边的少年穿着银灰色西装,袖口的珍珠纽扣闪着光。是沈砚,她在新闻里见过的沈家小少爷。此刻他的指节攥得发白,喉结滚动着,眼底有震惊,有茫然,还有一丝她读不懂的恐慌。右边的少年站在阴影里,黑衬衫的领口松开两颗纽扣。他比沈砚高些,眉眼冷得像覆着薄冰,却在看见她手腕上蜿蜒的旧疤时,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后来她才知道,他叫傅斯年,傅家的继承人,和沈砚从小一起长大。宴席过半,沈砚端着果汁走过来,笑容温和得像水:“你好,我是沈砚。”姜穗点头:“姜穗。”他愣了愣,随即笑开:“以后该叫沈穗了。欢迎回家。”可她还是看见了,他转身时,耳尖泛起的红,和眼底一闪而过的、被命运连根拔起的狼狈。卷三

错位潮汐沈宅的客房大得像个小礼堂。姜穗摸着丝绒窗帘,指尖的薄茧勾住了流苏。门被敲响时,她正把布娃娃塞进床头柜的抽屉——这是她唯一带来的旧物,在姜家被翻出来时,布娃娃肚子里的纸条已经不见了。“还没睡?”沈砚端着热牛奶进来,玻璃杯壁凝着水珠。他把杯子放在床头,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墙面:“要不要我把我房间的玩偶送过来?你以前……应该喜欢这些吧?”姜穗摇头:“不用了,谢谢。”她总觉得,在这个家里,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沈砚没走,靠着门框笑:“我妈说,你小时候特别爱哭,护士抱你打针,你能哭到整层楼都听见。”他语气轻松,像在说一件有趣的往事,可姜穗看见他握着门框的手,指节泛白。第二天祭祖,祠堂里的檀香呛得人喉咙发紧。族谱摊开在供桌上,毛笔蘸着金粉,在“沈”姓下添了“穗”字。而沈砚的名字,仍牢牢刻在长孙的位置。老太太用拐杖敲了敲地面:“阿砚是沈家抱大的,这辈子都是沈家的孩子。”人群里的议论声戛然而止。姜穗垂着眼,看见沈砚悄悄松了口气,又迅速绷紧了脊背。傅斯年是在下午来的。他没进正厅,直接绕到偏厅,手里拎着个棕色药盒。“傅家的老方子,治疤的。”他把药盒放在桌上,视线落在她挽起的袖子上——新伤叠着旧伤,烟烫的、刀划的、藤条抽的,像幅狰狞的地图。姜穗下意识把袖子往下扯,却被他按住手腕。少年的指尖微凉,动作很轻,像怕碰碎什么。他单膝蹲下,用棉签蘸了药膏,轻轻涂在她手臂最显眼的烟疤上。“疼吗?”他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姜穗摇头,睫毛却颤了颤。他收手时,她突然抓住他的衣袖,布料下的肌肉绷得很紧。“傅斯年,”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执拗,“你能不能教我……怎么保护自己?”少年抬眼,撞进她的目光里。那里面有恐惧,有倔强,还有点潮湿的茫然,像迷路的小鹿。他喉结动了动,听见自己的心跳在祠堂的檀香里,乱了节拍。“好。”他说。那天傍晚,姜穗在花园看见沈砚。他蹲在玫瑰丛前,手指被刺扎出了血,却还在摘一朵开得最艳的红玫瑰。看见她,他慌忙把花藏在身后,指尖的血滴在青石板上,像朵小小的红梅。“在忙吗?”他问,声音有点哑。“刚和傅斯年学了基础的格斗姿势。”姜穗说。沈砚的脸白了白,随即笑了:“挺好的,以后就没人能欺负你了。”他把藏在身后的玫瑰递过来,花瓣上还沾着血珠,“送你的,欢迎回家。”卷四

暗礁与灯塔榕城大学的梧桐叶,在九月的风里簌簌往下掉。姜穗拖着行李箱站在校门口,抬头看见“心理学系”的牌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暖得像小时候梦里的手。“穗穗!”她回头,看见沈砚骑着辆黑色机车冲过来,头盔摘下时,额发被风吹得凌乱。他身后,傅斯年开着辆黑色跑车缓缓停下,车窗降下,露出线条冷硬的侧脸。两辆车在校门口形成奇妙的对峙。“我送你去宿舍,机车方便,能抄近路。”沈砚拍了拍后座,语气轻快。傅斯年已经下车,自然地拎起她最重的行李箱:“宿舍在坡上,机车不好上。我车能装。”姜穗看着两人之间几乎要冒出火花的空气,忽然笑了。她从傅斯年手里接过行李箱:“谢谢,我想自己走走。”她拉着箱子往校园里走,行李箱的轮子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响。身后两道目光像追光,一直跟着她走到图书馆的拐角。大学生活像给黑白电影涂上了色彩。姜穗在心理协会的活动室里,第一次摸到沙盘,那些小小的人偶和房屋模型,在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每个人的沙盘,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指导老师说。姜穗看着沙盘里被她摆得很远的小房子,忽然明白,原来痛是可以被看见的。她开始学着做倾听者。有个女生在咨询室里哭了一下午,说自己总被室友排挤。姜穗递过纸巾,听她断断续续地说,最后轻声说:“被讨厌不是你的错。”女生愣住,然后哭得更凶了,却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原来语言真的有治愈的力量。姜穗想。可暗礁总在不经意间浮现。十月的某个深夜,校园论坛突然爆出热帖:《扒一扒沈家真千金的黑历史》。发帖人贴出了她在派出所的笔录照片,手腕伤疤的特写,甚至还有她在食堂啃馒头时被**的侧影。配文极尽刻薄:“从小在泥里长大的,进了大学也改不了穷酸相,真把自己当凤凰了?”评论区很快炸开了锅。“天呐,这伤疤也太吓人了吧……”“难怪沈家一直不怎么提她,原来是拿不出手啊。”“听说她养父母是因为家暴被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姜穗坐在电脑前,指尖冰凉。她想起六岁那年在柴房里写的纸条,原来那些被她拼命藏起来的伤口,总会被人扒出来,当成攻击她的武器。手机震动起来,是沈砚的电话。“别上网,我来处理。”他的声音带着喘息,像是在跑。半小时后,论坛突然崩了。再刷新时,热帖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室友惊叹:“谁这么牛?直接把后台黑了?”凌晨一点,傅斯年的消息弹出来:“已联系律师,造谣者信息已固定,明天立案。”后面跟着条定位,显示他就在宿舍楼下。姜穗披了件外套下楼,看见傅斯年站在路灯下,指尖夹着支没点燃的烟。“睡不着?”他问。“有点。”他把烟扔了,从口袋里摸出颗糖,橘子味的:“我小时候被人说私生子,躲在房间里哭了三天。我爸说,别人的嘴管不住,但你的人生是自己的。”姜穗剥开糖纸,甜味在舌尖散开。这时,沈砚也跑了过来,额头上全是汗:“帖子删了,那些造谣的……”他看见傅斯年,话顿了顿,“你们也来了。”“我想自己站一次。”姜穗突然说。两个少年都愣住了。第二天清晨,榕城大学论坛出现一篇实名长帖,作者是沈穗。“我是沈穗,也是曾经的姜穗。”“那些伤疤不是我的耻辱,是我活下来的证明。”“我在食堂啃馒头,是因为想省下钱买专业书;我拼命学习,是因为知道这是我唯一的出路。”“我不完美,但我为自己骄傲。”帖子被转发十万次,最高赞的评论是:“她不是在卖惨,她在发光。”卷五

姜穗沈砚傅斯年全文最新章节正版小说免费阅读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