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小小李子果,写出振兴大文章

时间:2025-07-07 14:59:00

本报讯(通讯员 刘奇峰)七月盛夏,走进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的李子种植园,漫山遍野的李子树郁郁葱葱,圆润饱满的李子挂满枝头,紫绿相间、色泽诱人,空气中果香四溢,丰收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这里,果农们忙碌穿梭,游客们欢声笑语。小小的李子,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持续为这片土地注入活力。

李子丰收,果香促增收。正值李子成熟旺季,安康益农青翠李种植合作社果园内热闹非常。脆红李、清脆李、蜂糖李等五个品种,近五百亩的两万多株果树硕果盈枝。合作社负责人姜金洲介绍,果园的李子树自2019年嫁接种植,得益于当地优越的气候、土壤及水源条件,今年挂果率高,且日照充足,李子口感清脆、酸甜适中,预计总产量可达十五万斤。

味美的李子,成了村民增收的“法宝”。采摘季时,合作社都会聘请当地村民来帮忙采收。新华社区23组村民吴大哥笑着说道:“自家农活忙完,就来李子园帮忙,除草、施肥、摘果,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不耽误照应家里。”如今,在园区从事种植、修剪等工作的农户,不仅有务工收入,还有土地出租的收益,当地户均年增收超过五千元。

辛勤耕耘,攻坚克难促发展。谈及李子产业的发展,姜金洲是绕不开的人物。2016年,带着在外打拼积攒的一百四十万元资金,年近六旬的他决然回乡,流转几十亩荒坡地,种下李子树,成立益农青脆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三十多户农户陆续加入,李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近五百亩。

然而,发展之路并非坦途。“前年一场连阴雨,导致几万斤李子烂在树上,我当时愁白了头……”回忆起曾经的挫折,姜金洲眼眶泛红。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持续探索。如今,早熟的蜂糖李通过抖音直播等线上平台,销量喜人,仅直播渠道就售出了一万多斤。

为让林果经济更上层楼,姜金洲还创新种植方式,采取李子树上种、林下栽魔芋的立体模式,企业年产值成功突破百万元。

政府助力,产业升级谱新篇。为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双龙镇政府积极行动。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果园交通,让李子能更顺畅地运往各地;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为果农提供培训和技术保障,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双龙镇立足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李子、茶叶、猕猴桃等特色农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牌。如今,李子的丰收与茶叶的清香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双龙镇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乡村振兴勾勒出美好蓝图。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