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广东: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政协委员、集贤县秋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二○二五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劳动模范、政协委员、返乡创业大学生、电商销售先锋……兼具多重身份的张广东,今年刚刚36岁。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在10年时间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011年,大学毕业的张广东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选择——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腰屯乡常胜村。彼时的常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土地闲置、农产品滞销等问题突出。“我是农民的儿子,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我必须回来做点什么。”张广东的话语朴实却充满力量。
凭借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他争取到5000元创业补贴和20万元低息贷款,牵头成立了“秋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土地入股等方式,合作社短短数月吸引了40余户村民加入,种植面积6000亩。此后,合作社采用“订单农业﹢电商销售”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统一品种、技术和管理,带动农户收入大幅增长。这一举措不仅让村民获得实惠,更让张广东坚定了扎根黑土地的决心。
张广东深知传统农业的局限性。2016年开始,他推动合作社向产业化、工业化转型,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张广东敏锐捕捉到“互联网﹢”的机遇,依托电商平台打通销售渠道,将东北黑土地的优质大米销往全国20余个城市。2017年“双十一”当天,其创立的网店单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全年线上销售额达350万元。
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张广东创新推出“一连二”模式:以合作社为核心,整合水稻种植、杂粮加工、电商销售等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他利用水稻育秧闲置大棚种植杂粮,并发动村民在庭院种植经济作物,带动100户农户增收30余万元。“种子免费提供,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卖的钱全是利润。多亏张广东!”村民们感慨道。
起初,村民对线上销售也心存疑虑,担心产品滞销。张广东跑市场、学运营,注册品牌,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服务。通过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手段,他带着乡亲们将东北大米销售至全国,日销售额突破万元,年销售量达50万斤。
“互联网不仅卖产品,更要卖故事。”张广东深谙品牌营销之道。他邀请农业专家改良品种,推出珍珠粒红小豆、花芸豆等特色产品,并通过短视频展示黑土地的种植环境与农耕文化。2019年,合作社年加工量增至8500吨,利润翻倍至110万元。“电商让农产品走出‘深闺’,也让农民看到希望。”他说。
因发展农产品电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张广东多次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省职工创业标兵”“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各级表彰奖励。在今年4月28日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张广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荣誉背后,是张广东对农业现代化的不懈追求。近几年,他引进智能化设备,建设绿色大米加工车间和杂粮精选车间,生产效率提升50%;创新“订制农业”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种植方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成立劳模工作室,免费培训农民掌握电商技能,带动全县200余户农户转型为“新农人”。
“劳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张广东带领团队攻克稻米保鲜技术难题,延长产品保质期至12个月,破解了东北大米远距离运输的瓶颈。他推动合作社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富硒大米等健康食品,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张广东将履职尽责融入创业实践。他先后提交了《关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的提案》《关于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等提案,推动县政府出台电商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年返乡创业。他牵头成立“政协委员助农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
“政协委员的身份让我视野更开阔。”张广东提出“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思路,策划稻田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吸引游客打卡消费,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同时,他还致力于推动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只有全产业链升级,才能让农民持续受益。”
谈及下一步发展,张广东充满信心:“我要把合作社打造成全国标杆,鼓励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他计划扩建米厂,新建杂粮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即食产品和高附加值衍生品;同时,联合高校建立实训基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并且探索“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张广东,这位扎根黑土地的“80后”创业者,正和千千万万的“新农人”一起,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在广阔天地间谱唱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记者:付欣博
通讯员:杨昕宇
文字编辑:张园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