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以双边促多边 中国推动多极化提速

时间:2025-07-11 05:58:00

7月7日,巴西里约热内卢,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举行第二天会议。此前一天,与会的11国领导人签署宣言,对“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上升表示严重关切”,警告这些措施扭曲贸易并违反世贸规则。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展开密集出访,7天行程覆盖三大洲:7月5日至8日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前往巴西途中经停希腊罗德岛会见希腊副总理哈齐达基斯,后于7月9日至10日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动荡、美国再次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给全球市场带来新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总理出访着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以双边合作促多边发展,意义重大。

访问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邢广程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上指出:“我们应当珍惜和平,不应将和平仅视为战争之间的喘息阶段,而应把和平作为长期追求的目标。”在这场以“和平”为名的论坛上,大国关系、金砖机制和全球南方等成为各国嘉宾讨论的焦点。这正好与中国总理此次出访的行程相呼应,美国《时代》周刊在相关报道中分析称,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已经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正在加速。

再为中欧关系注入确定性

7月4日,李强总理在希腊罗德岛会见希腊副总理哈齐达基斯时表示,近两年来,中希双方积极落实访问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他特别指出,当前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中欧应共同发出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积极声音,携手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贸秩序。对此,哈齐达基斯表示,希方愿为促进欧中关系发展贡献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总理此次在希腊经停,正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于6月30日至7月6日穿梭访问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德国和法国。希腊《国家先驱报》关注到,中方在不同场合展现出一致的立场,“中欧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等表述被反复提及。

在介绍王毅访欧情况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月7日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当前形势下中欧加强战略合作正当其时。中方乐见德、法作为欧盟核心大国,带动欧盟实现战略自主,树立客观、理性、正确的对华认知,妥善处理中欧经贸分歧,共同促进中欧关系向前发展。

“50年来,中国对欧洲的政策始终是稳定的、长期的、可以预期的。”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7月4日在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期间说,欧洲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但也不应该打“中国牌”。中欧关系应该有内在的动力和逻辑,不应受第三方影响,更不应受制于第三方。

意大利驻华大使安博思也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期望通过开展实质性合作,既聚焦经济等具体事务,也涵盖多边主义、气候变化及创新合作等宏观议题,为丰富意中两国在2004年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欧中在2003年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贡献力量,“这具有非常广泛和重要的意义”。

“大金砖”新阵容里约首秀

邢广程是在以“发挥金砖作用、维护有序世界”为主题的小组讨论上提出的“珍惜和平”的呼吁。他同时表示,金砖国家的成立体现了新兴经济体对发展的向往,目标“就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

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在论坛上谈到了具体路径:共同的问题需要共同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金砖国家的多样性能够体现在管理世界的机构制度中。”高望说,“丛林法则所构建的并非一个理想的环境。”

7月6日,李强总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时表示,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应当坚持独立自主,努力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要坚守道义,维护世界和平安宁。要聚焦发展,壮大经济增长动能,今年中方将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还将设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帮助金砖国家培养工业、通信等领域人才。

此次金砖峰会是自今年1月印尼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6月越南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后,由11个金砖成员国与10个伙伴国组成的金砖大家庭的“首秀”。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以及关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声明和气候资金框架宣言。此次峰会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金砖国家推行“反美政策”并威胁对其成员国加征10%新关税之际,印度《德干先驱报》评论称,金砖国家以议程为导向,对经济杠杆与强权政治现实作出回应。

在里约热内卢期间,李强总理还先后会见了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方长期以来对多边主义的坚持收获多方感谢和积极评价。

中埃关系承载更多期待

埃及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7月9日,李强总理在埃及开罗表示,在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各类挑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中国和埃及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应当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维护共同利益,共促和平繁荣。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汉智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方宣布未来3年同非方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李强总理此次访埃,对落实峰会成果有重要意义,有望推动中埃在基础设施、工业、电力等多领域的合作。

马汉智进一步指出,近年来,从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到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中埃务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埃及集金砖国家成员、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非洲联盟成员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这决定了中埃合作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更加广泛的示范效应和战略意义。

采访中,马汉智特别提到,为发挥青年在塑造多边关系未来的关键作用,埃及在去年9月成立了“全球南方青年局”,为埃及青年与非洲其他国家、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青年之间建立沟通桥梁。他指出,埃及是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发起者,中国与埃及开展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撬动”了全球南方整体的团结协作。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国新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1日 03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