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机器人ETF(159770)震荡走低,截至发稿跌0.92%,成交额快速破2000万元,暂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溢折率0.08%,盘中频现溢价交易。成分股中,奥比中光-UW涨超2%,盈峰环境、科沃斯、雷赛智能等股跟涨。
资金流向上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机器人ETF(159770)已连续8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6亿元;昨日(7月3日)单日成交额超1.4亿,居深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规模上看,机器人ETF(159770)最新规模57.96亿元,居深市同标的产品首位。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行业配置包括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仓股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该ETF还配备了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消息面上,据国家药监局网站,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针对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提出优化特殊审批程序、完善分类和命名规则、持续健全标准体系等十方面支持举措。
上海证券表示,Optimus将升级人机交互功能,英伟达和富士康联手部署机器人。马斯克6月25日于X平台发文表示特斯拉Optimus V3机器人将集成Grok语音助手,利用AI大模型进行语音交互,机器人产品实现人机交互升级。此外,据报道,英伟达和富士康计划合作部署机器人,拟在美国得州的一座新工厂内部署人形机器人,该工厂将用于生产英伟达的AI服务器,预计这一部署将在未来几个月敲定,我们认为,英伟达与富士康的合作有望实现AI技术与机器人硬件的技术共振,进而推进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且若机器人在该领域成功实现应用场景突破,未来将有望改变传统制造流程。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不断推进产品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落地,建议持续关注T链产品迭代和轻量化、电子皮肤等技术演进方向。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