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西抗战的烽火岁月里,李连周父子谱写了一曲关于背叛与坚守、残暴与不屈的悲壮史诗。
在芒市,“老野猪”这个外号曾让当地百姓闻之胆寒,他便是日寇宪兵队长坂口。此人性格残暴凶猛,杀人如麻,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坂口不仅残暴,还极为狡猾。早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就以道士的身份悄悄潜伏在遮放一带。抗日志士李连周当时任遮放土司所属大新寨把总,其间与这个“道士”相识,经过长时间的交往,两人成了拜把子兄弟。然而,1942年5月3日,日军以一个装甲兵中队为先导,长驱直入冲进畹町,滇西迅速沦陷。此时,潜伏已久的坂口露出了狰狞面目,摇身一变成了日寇宪兵队长。
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滇西大地时,滇西人民展现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气节,纷纷执戈奋起反抗。杨思敬回到家乡,变卖家产,积极动员各族民众,并大力宣传“覆巢之下无完卵,决不当日寇的顺民,只有组织起来与敌人作殊死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的道理。1942年5月,李连周积极参与杨思敬领导的秘密集会,共同商议抗日大计。7月,他协助杨思敬成立“潞西青年抗日救亡团”。在他们的努力下,200余名各族青年踊跃报名,民众纷纷捐献枪支物资。正所谓“上阵不离父子兵”,在李连周的感召下,他的儿子李恩德也光荣地参加了救亡团,父子俩都成为保家卫国的志士。之后,“救亡团”改编为龙潞游击队第四大队,由杨思敬任大队长。这支抗日武装由汉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等多个民族组成,规模曾发展到400余人。队员们并肩战斗、生死与共,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中,他们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先后进行了大小数十次战斗,成了日寇眼中的芒刺,令敌人寝食难安。
1943年4月20日,龙潞游击支队五个大队共同袭扰龙陵象达的日军,这是日军遭到游击队的第一次重大袭击,损失惨重。从此,日军开始对游击队员及家属进行全面报复。坂口得知李连周父子加入了龙潞游击支队后,便设法将李连周诱捕到遮放宪兵队,威胁他说出游击队的情况。李连周对这个背信弃义的结拜兄弟恨之入骨,即便遭受各种酷刑,依然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松口。诡计多端的坂口见此计不成,又派人暗中通知李恩德接李连周回家。李恩德天真地以为,这位平时和父亲交情颇深的拜把子兄弟或许会网开一面,便欣然前往。然而,当李恩德来到遮放宪兵队后,便被坂口五花大绑,遭受了各种酷刑。坂口妄图通过折磨李恩德逼迫他说出游击支队的信息,但李恩德面对酷刑,依然坚毅如钢,誓死不从。恶毒的坂口见李恩德也不肯屈服,又心生一计,把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李恩德拖到李连周面前,以此作为要挟李连周叛变抗日游击队的筹码。坂口声嘶力竭地在李连周面前吼道:“你如果不供出游击队的信息,我就把你儿子给杀了!”李连周看着被折磨得面目全非的儿子,心如刀割,但他依然咬牙切齿地怒斥坂口:“呸!你这背信弃义的东西,要杀要剐我都不带怕的!”见此情形,坂口当着李连周的面,残忍地杀害了李恩德,而李恩德的尸骨至今不知在何处。
坂口以为自己的残暴能够逼迫李连周就范,还告知李连周,只要说出一个游击队的信息,就可以保他活命。但直到最后,李连周都未吐半个字。坂口气急败坏,竟把汽油泼到李连周的身上,残忍地将他活活烧死。当时,李连周50岁,长子李恩德25岁。这期间,遮放土司多英培见证了李家父子的忠烈之举,对李家父子坚贞不屈的精神盛赞不已。
来源:德宏发布
编辑:李颖(实习)